
1080P 圖像和 4K 圖像對比
存儲設備統一管理問題:幾十臺、上百臺的存儲設備其管理難度非常之大,必須由存儲設備廠商提供專有的存儲管理軟件來完成設備的集中管理和維護,或者由安防視頻監控平臺廠商來提供存儲集中管理。但是由于不同存儲廠商的管理接口和協議各不相同,因此安防視頻監控平臺廠商在應對第三方存儲設備管理時將變得異常困難。
存儲資源按需分配問題:視頻監控圖像的存儲時間一般在設計初期就會規劃好,例如15 天、30 天等(特殊行業需求可能需要保存90 天甚至更長時間)。但是當用戶根據實際需要對前端攝像機的存儲天數進行調整時,單臺存儲設備的空間資源無論是擴容還是縮容都變得相當困難,根本沒有辦法真正做到存儲空間的按需分配。
存儲資源融合問題:安防行業囊括了門禁、報警、對講、出入口控制、視頻監控等諸多領域,其需要存儲的信息包括視頻圖像、圖片、文本、告警信息等。在以往的建設過程中,更多的是不同子系統各自建設不同的存儲用來保存不同類型的信息,存儲資源很難進行有效融合,既形成了信息孤島也不利于空間的充分利用。
設備性能和存儲空間無法共享及利用問題:按照簡單的多臺存儲設備疊加方式部署的視頻監控系統,可能先期建設的存儲設備已經滿負荷運載,而后期建設的存儲設備因為考慮系統擴展性有一定的性能和存儲空間冗余,而這部分性能和存儲空間冗余既不能用于共享也不能用于故障切換。
應需俱來的云保存技木則可能良好的消除這些問題。云保存使用集群式化、虛擬的化、規劃式文件格式模式等技木對整體的模式內的機械教育資源量、網絡帶寬教育資源量、保存三維空間教育資源量等使用規范整理,然后為粉絲供給大容積、高耐熱性、高耐用的透明圖片保存服務。比于單臺保存機械再說,云保存模式滿足以下強勢: 1)線性擴展的高并發讀寫性能
單臺存儲設備的并發讀寫性能容易受到控制器的CPU、緩存及網絡接口的能力限制,讀寫帶寬一般在512MB/S~2GB/S 之間。而云存儲系統可以利用集群技術將存儲節點間的帶寬和多臺存儲設備的處理能力進行聚合,隨著存儲節點數量的增加可以實現讀寫帶寬的線性增長,從理論上來說讀寫帶寬可以是無限的。在實際產品演示測試中,整體讀寫帶寬超過200GB/S 的性能目標已經達到。

IP SAN存儲管理
2)海量存儲空間的彈性擴展
單臺中低端存儲設備主要以Scale UP(縱向擴展,存儲主機+ 擴展柜)的方式進行擴展,最大存儲容量比較有限,一般在300TB~1PB之間,當達到一定的擴展能力后就沒辦法再擴展。而云存儲主要通過集群技術和分布式文件系統技術以Scale Out(橫向擴展)的方式進行擴展,理論上來說,云存儲的存儲空間也可以無限擴展。在實際的產品演示測試中,超過200PB 的統一存儲資源池呈現和交付也已經實現。
3)統一的設備管理與資源呈現
云存儲很好的解決了多臺存儲設備疊加帶來的設備管理問題。通過集群技術,幾十臺、幾百臺的存儲設備都可以被統一管理起來,通過統一的運維和管理界面,向用戶呈現整個云存儲系統的資源和設備使用情況,例如:整體空間利用率、單設備空間利用率、讀寫帶寬、設備負載情況、設備運行狀態等。舉個例子來說:由二十臺云存儲設備構建的一個10PB的云存儲系統,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根本不用關心前端10000 路攝像機的視頻圖像究竟是存儲在哪一臺設備上,只需要選擇后端這個10PB 大小的空間統一存儲資源池,就可以非常方便的完成10000 路攝像機視頻圖像的存儲部署,極大簡化了用戶管理與維護的復雜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云存儲管理
4)更有效的設備資源能力和存儲空間共享
單臺存儲設備的處理能力和存儲空間都無法與其他設備進行有效共享,因為其設備處理能力、存儲空間、帶寬都無法實現聚合。而云存儲系統,無論是設備處理能力、存儲空間還是網絡帶寬都可以靈活的進行統一管理和共享。云存儲采用統一的全局命名空間,可以提供多種數據訪問接口(SOAP、REST、HDFS、POSIX 等),支持主流的文件與數據傳輸訪問協議(NFS/CIFS、iSCSI、HTTP、FTP 等),可以與各種上層應用程序進行完美配合。
5)更高的數據安全性與可靠性
傳統單臺存儲設備的數據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依賴于設備自身。設備可靠性可以通過模塊化的部件冗余設計實現,例如:雙控制器、雙電源、雙電池、雙風扇等;數據安全性可以通過RAID、鏡像、快照、復制、CDP 等技術實現。但是當存儲設備自身出現故障或數據中心機房斷電時,整個數據讀寫業務都將無法交付。雖然在數據存儲領域,可以通過災備方案設計,例如:同城/ 異地災備、兩地三中心、雙活等方案來保證業務的連續性和可用性,但是應對視頻監控領域的海量數據存儲,采用這些災備方案明顯難以實現(數據量過大,建設成本太高)。